爱游戏竞猜:体育中国男子三人篮球联赛德州德达赛区比赛开打
4
2024 / 11 / 21
稿件来源:肆客足球
“这群日本小孩的技术真是扎实啊!”在第二届YICC青少年国际足球挑战杯的现场,旁边上海上港U15球员的家长如此说道。
其实不仅仅是在青少年足球比赛中,在世界杯、欧洲五大联赛、甚至业余比赛中,日本球员的小技术,下限都非常高。
两年前我代表肆客体育参加欧迅杯五人制的比赛,碰上了同组的日本日立公司员工队,他们虽然身体素质并不突出,但基本功都要比绝大多数中国参赛者好。
小技术好、基本功扎实,成为几乎所有日本踢球者共同的特点。
这里牵扯到一个问题:在职业足球层面,为什么一样的训练年限、一样都是黄种人,日本球员的技术就是普遍要比中国球员好呢?当然,中国也有一些技术精湛的球员,但如果算平均水平的话,中国则要落后不少。
在全程报道YICC赛事期间,我询问了多位资深人士,得到了一些启发。
[同一套大纲,同一个标准]
S.T.FC本田圭佑足校的主教练广濑太郎认为:“早在几十年前,我们就设计了一套技术标准,队友离我多少米该怎么传,都是有明确规定的。”
的确,在YICC赛场上,我们看日本球队的比赛都有两个感觉:日本小球员的基本功动作,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无论接短传还是长传,日本球员几乎不会失误,动作相当标准。
相比之下,中国小球员的姿势差异较大,在正常逼抢下停球精度普遍不高,失误率也明显更高。
换句话说,日本球员的技术训练,是合格率较高的工业标准化流程。而现今中国球员的技术训练,则更像是手工作坊式的流程,产品参差不齐。
日本足球的这种技术标准化,始于上世纪60年代。
在那之前,日本教练更加注重精神层面,“只在乎是否拥有毅力与勇气完成超乎肉体极限的大运动量训练”。其代表人物就是被称为“魔鬼监督”的工藤孝一。这种武道体育文化,培养了一群技术一般、斗志高昂的拼命三郎。
直到德国传奇教练克莱默的到来,改变了这一点。
克莱默曾带领拜仁慕尼黑夺得1975年和1976年欧洲冠军杯冠军,但1960年受邀前往日本“支教”时,他还只是默默无闻的德国杜伊斯堡体育学院主任教练,但就是这位身高1米61的“球场上的拿破仑”,后来成了日本足球教父。
克莱默创立了著名的“克莱默教义”,教义中明确规定,要建立教练员培养体制、充实教练员组织,要求教练员必须严格按照课程安排,进行定期集训,同时,确定统一教练体系,确保梯队指导一贯性。
克莱默离开日本时提的“克莱默教义”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,但是他的一位好友——岩谷俊夫继承了他的衣钵。这位技术型球员坚持在《每日新闻》上连载“足球教室”专栏,并在1967年整理成《足球的教与学》一书。
正是这样的理论探索,再加上教练体系的打造,让日本球员有了统一的指导方向。虽然这样的标准化,很难让日本培养出如孙兴慜这样上限极高的球员,但至少能稳步前进,不断提升大多数球员的下限。
[不断改进优化,补齐技术短板]
在2018年世界杯上,日本被比利时三球逆转,无缘八强,日本球员身材的劣势显露无疑。
身体劣势无法短期内弥补,但对于其他短板,日本人一直在不断改进。近期,针对这场世界杯的失利,日本NHK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名为《罗斯托夫的14秒——世界杯 日本vs比利时 不为人知的故事》的49分钟纪录片,采访了那场比赛多位日本、比利时国脚,针对那粒被绝杀的丢球,进行了极其详尽的分析。
这种不断反思、不断改进的方法论,一直是日本足球进步的核心思想。
1998年,在川渊三郎的推动下,日本足协成立技术委员会,提出了“三位一体的强化策略”,这个策略包括:国家队强化、青训育成与指导者养成三大部门共享情报信息,保持密切联系,促进球员强化育成和日本足球水平提升的机制。
这种机制,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,就是“中台系统”。根据世界最新技术潮流,不断改进足球教学体系。
2008年,瓜迪奥拉的“梦三”风靡世界,日本足球人认为这是符合日本足球未来的发展方向,便疯狂进行学习。原国奥监督反町康治和强化技术委员长原博实都是tiki-taka的忠实信徒,日本国家队也一度被称为“亚洲巴萨”。
近些年,日本球员射门差的毛病一直为外界所批评,但在这届YICC比赛中,日本U15球员表现出很强的射门欲望,而且准度非常高,尤其是禁区弧顶的远射和右路小角度射远角,其脚法稳定性令人乍舌。
就以上海上港0-4负于鹿岛鹿角为例,上港8脚射门0进球,鹿岛鹿角9脚射门进4球,效率极高。
在这场比赛中,鹿岛鹿角全场16次犯规、2张黄牌,远高于上海上港的9次、0张黄牌。以前媒体总是评论日本球员踢得太干净,不够聪明。但在这个年龄段,他们已经懂得如何合理利用规则犯规了。
日本足球不断进步的趋势,其实在各行各业都有所体现。尤其是在汽车、机床等制造行业,他们能够以极高的工艺技术,在工业成品的品质把控上做到最好。省油且毛病少的日本车、质量极高的日本电饭煲、横扫全球的日本精密机床……这种不断精益求精的态度,以及足球与工业的相通性,让日本人相信:自己有朝一日能夺取世界杯冠军。
[100%投入,不打折扣的训练]
“日本球员的技术为什么这么好?同样的训练年限,为什么中国球员就做不到?”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曾长期从事青训事业的上海申花名宿卞军。
卞军解释得非常有逻辑性:“这里有两方面,一方面是球员,很多中国球员缺乏目标。如果你对足球不感兴趣,也不想去思考琢磨这件事,没有向上的欲望,那你的技术是没法达到很高的水平的。你看日本球员,他们都是100%投入,根本不会偷懒StarSky Sports 中国官网。为什么?他们球员更善于思考,而且每个位置都有10个球员竞争,竞争非常残酷。”
“另一方面,是训练的问题,我们很多小球员从小的基本功没有打好。为什么?本来练基本功要练一年的,我们有些教练为了快速出成绩,练了三个月练得差不多了,就练战术、练力量去了,这能有别人练得扎实么?而且,日本球员的训练强度确实大,非常严格,这是大环境的问题。”
我把同样的问题抛给了鹿岛鹿角的青训总监Takashima Takehiro,对方的回复很简单:“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,就是我们更勤勉、更专注、更会吃苦一些吧!”
更激烈的竞争,可以促进更努力的训练、促进更持续的进步,这也是很多圈内人一直强调足球人口要提升的一大原因所在。
我询问上海足球名宿祁宏:“04年龄段相比01或02年龄段,是否有明显进步呢?”祁宏回复:“其实并没有,可能到了05年龄段踢球的人多一些,情况会好一些吧!”
湖北足协U15教练罗昊表示:“以前中国足协组青少年球队,都是以奇数年为准,譬如03年龄段、05年龄段,04年龄段是足协强制规定第一个要建制的偶数年龄段球队。”
看来,中国足球人口未来的趋势,相对还是比较乐观的。
[体能+战术,让技术更稳定]
在技术方面,中国小球员还有一个通病——到了下半场,技术动作容易变形。尤其是在炎热的八月份,这种情况更为普遍。
但日本小球员,相对要好很多。原因除了日本球员的基本功更扎实之外,还有其他两个原因。
1、体能和爆发力训练。日本非常重视体能训练,就以S.T.FC本田圭佑足校为例,没有比赛的日子,他们要求球员每天早上6点起床,晨跑5-10公里。另外,我在恒大杯期间观察过鹿岛鹿角U17球员的训练,折返跑和其他爆发力训练占了很大的比重。
这些训练,使得日本球员有充足的体能应付全场,而且他们的下盘非常稳、腿部肌肉也很发达,无论是长传转移还是远射,都非常轻松,这对于不满15岁的小球员来说,非常不简单。
最后一个比赛日,面对强大的巴拉纳竞技,本田圭佑足校依然进行疯狂的前场逼抢
2、战术的统一性。中国许多青少年球队,由于战术思想不够统一,球员的球商和能力也参差不齐,再加上强队的高压逼抢加快了节奏,导致传球失误率很高。球员无效跑动很多,浪费了大量体能。如果有队友低级失误,更会影响年轻球员的心态,形成相互抱怨的局面。
而日本球队的状况恰恰相反。比赛刚开场时,由于对手体力充足,日本球队容易吃亏,不过一旦控制了节奏,就会轻松很多。队友一拿球,就知道往哪跑,对于空间的利用更加合理。
在上海上港3-5不敌大阪樱花的比赛中,上港在短传、中距离传球和长传的传球成功率全方位落后于对手,在密集赛程和炎热天气的共同作用下,球员体能下降非常迅速,导致下半场被对手打懵。
[中国的技术,需要因地制宜]
虽然日本球员在技术方面确实领先中国球员,但我们也不应该妄自菲薄,中国球员同样有自己的特点。
在第二届YICC比赛中,湖北足协4次对阵日本球队,取得2胜1平1负的战绩,而且场面也不落下风,显示球员在身体对抗、速度等方面的优势。就连S.T.FC本田圭佑足校的教练也感叹:“湖北球员的身体素质真是太好了,以后我们招人也要更多考虑这一点。”
中国幅员辽阔,无法像日本一样采用统一的技术训练标准。广东有南派足球、上海有海派足球、北京也有“小快灵”。
江苏球员有什么风格?《扬子晚报》首席足球记者张昊告诉我:“江苏球员奔跑能力强、有小智慧、聪明、速度快、还有一定的小技术。”
湖北球员有什么特点?湖北足协U15教练罗昊说:“湖北人结合了北方球员的强壮、南方球员的小技术,虽然不如北方人高大、也不像南方人那么细腻,但是融合了南北之长处。而且湖北人性情勇猛,场上特别拼、气势足。”
所以,中国的各地方足协,需要依据各自的地域特点,采用适合自己的技术指导方针,不需要千遍一律。
然而,在各个地方,我们看到了徐根宝、于根伟这些具有地域标签的个人进行师徒制的培养,或者以外教为基础的地域差异(鲁能足校主要采用巴西外教、绿城足校长期采用日本外教、恒大足校主要是西班牙外教),却还没有形成高水平高标准的地方足球教学大纲,没有形成一套高效的工业化标准。
所以S.T.FC本田圭佑足校主教练广濑太郎才敢说:“中国正在进步,有球员在欧洲踢球,但20年内应该无法超越日本。”
中国球员虽然身体素质相比日本好一些,但整理力量弱于欧洲、灵敏性不如拉美,依然需要苦练技术。慢工出细活,中国要培养大量技术好的球员,还需要不少时间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